「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今天報導,公司企業過去徵人時,會先瞭解求職者是否有犯罪前科,並且調查信貸紀錄。如今,隨著網路發達,現在就連求職者在社群網站上的一舉一動,某些企業也希望能掌握與瞭解更多。
報導指出,名為「社交情報」(Social Intelligence)的新興公司就專門提供這樣的服務,為公司調查面試者過去7年來在網路上各大社群網站的各種發言及動態,做為這些徵才公司決定錄用與否的參考,不管是涉及種族歧視、毒品或內容猥褻的簡訊留言,還是曾經張貼過情色照片與影片,「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曾在網路上展示槍械武器與炸彈,或者曾經有過明顯的暴力行為,也都會列入「社交情報」的彙整資料中,提供給徵才企業做為面試者的背景參考。
總部位於加州聖巴巴拉(Santa Barbara)的「社交情報」,成立迄今僅1年。求職者曾經在「臉書」(Facebook)、「推特」(Twitter)與YouTube等熱門網站或網誌的發言紀錄,都可以透過「社交情報」查得一清二楚。
「社交情報」執行長屈拉克(Max Drucker)對紐約時報表示,「我們並不是偵探。我們所彙理的都是資料,都是今日網路上原本就能公開取得的。」
根據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裁定,「社交情報」符合美國公平信用報告法(Fair Credit Reporting Act)。不過,也有倡導隱私權人士擔心類似的調查會讓僱主窺得與工作內容無關某些資訊。1000721
(圖為民眾使用社群網站,中央社檔案照片)
http://beta.tw.news.yahoo.com/%E7%B6%B2%E8%B7%AF%E7%99%BC%E8%A8%80%E5%85%A8%E9%83%BD%E9%8C%84-%E5%B0%8F%E5%BF%83%E8%80%81%E9%97%86%E4%BE%86%E6%9F%A5-031330219.html引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